焊接自动化布置方式分为生产线方式和工作站布置方式,具体表现有刚性自动化工作单元、刚性自动化生产线、柔性制造单元、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其中刚性自动化工作单元处于加工自动化的底层,针对加工任务更换时需要大量调整工作,而且加工质量也很难保证。刚性自动化生产线主要面向少品种大批量产品生产,投资较大,调整周期也很长。柔性焊接制造单元是以自动化焊接执行装置如焊接机器人为工作核心,由计算机实现数字化控制、采用工件柔性装夹技术的焊接制造系统。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一般由多个柔性焊接制造单元构成加工节点,由自动化物料流通存储系统实现物流自动化,多级计算机组成控制及管理系统。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加工质量可靠、效率高、容易与ERP系统及工艺管理系统组成上级自动化制造系统,但是该种生产线投资额度大。
机器人焊接容易安排生产计划
由于机器人可重复性高,只要给定参数,就会永远按照指令去动作,因此机器人焊接产品周期明确,容易控制产品产量。机器人的生产节拍是固定的,因此安排生产计划十分明确。准确的生产计划可应使企业的生产效率、资源的综合利用做到大化。
目前在工厂车间中由于劳动力短缺、人工操作的不稳定等原因,自动化焊接工作站已经成为大量制造业的经济之选。从成本角度来考虑:焊接是一种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加工方式,目前在工厂一线上劳动者工资很容易达到4000元/月,市场一台焊接工业机器人均价咋15万元左右,其劳动效率可以顶替三个工人,如此算下来人力成本与机器人使用成本相差无几,再考虑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至少3—5年,成本优势更显著。经济上的可行性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一是机器人使用成本的降低与劳动者工资的上升形成“此消彼长”的局势,在五年前一台焊接工业机器人价格在50万元以上,现在则降到15万元不到;与此同时,制造业工人工资每年以10%—20%的速度递增。第二个方面是机器人的持久性远优于工人,也不会有人类的情绪波动,其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更高。调查应用数据显示,将焊接机器人引入汽车白车身焊接工艺流程后,车身焊接优良率从87%提升到93%。
专用或更普通的焊接机器人,如果用户长时间只焊接焊接部件,可以考虑特殊焊接设备,如果需要考虑其他焊接部件,可以考虑更通用的自动焊接 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