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得到性能良好的焊接接头,应从焊接构件使用目的考虑,选择适合于母材的铝焊丝作填充材料。
(1)焊缝金属的裂纹敏感性
选择具有熔化温度低于母材的填充金属,可大大减小热影响区中晶间裂纹倾向。故用合金含量**母材的焊丝作填充金属,通常可防止焊缝金属裂纹。如含0.6%硅的6061合金,如果用6061作填充金属,裂纹敏感性很大,但用含5%硅的4043焊丝作填充金属,熔化温度比母材低,在冷却过程中比母材具有更好的塑性以消除引起裂纹的收缩应力,所以抗裂性良好。还应注意避免产生对裂纹敏感的焊缝金属成分,如在铝合金焊缝中不希望有镁与铜的组合,因此5000系列焊丝还应用于焊接2000系列母材;面2219焊丝不应用于5000系列的母材。
(2)接头强度
焊接接头的强度随着焊丝的合金元素含量变化。即对于非热处理合金的焊接接头强度,按1000系、4000系和5000系的次序增大。在5000系中随镁、锰等含量增加,焊接接头强度按5554、5654、5356、5183、5556的顺序增加。
(3)接头的加工性(塑性)
需要弯曲加工的焊接接头,一般加工性受塑性的影响,而塑性随着强度的增大而降低。特别是含3%镁以上的母材(5154、5056、5082、5182、5083、5086)必须避免使用含硅的焊丝(4043、4047)。这种组合形成大量的Mg2Si,塑性下降。
(4)阳极氧化处理后的色差
为了提高耐蚀性,焊后常进行阳极氧化处理,若焊缝金属的成分明显不同于母材,或焊缝金属的铸造组织不同于母材的压延组织,焊缝金属在阳极氧化工艺处理后产生色差。例如含硅的4000系焊丝的焊缝阳极氧化处理后呈灰黑色,2000*、5000系和6000系母材呈银白色。所以若外观颜色匹配是重要指标时,选择焊丝时必须考虑所形成焊缝组织的成分及组织。
(5)高温下接头的力学性能及耐蚀性
含3%镁以上的5000系焊丝(5654、5356、5556、5183)应避免在使用温度65摄氏度以上的结构中采用,因为这些合金对应力腐蚀裂纹很敏感,在上述温度和腐蚀环境中会发生应力腐蚀龟裂。
焊接操作技术:
1.引弧焊丝伸出长度距工件10~15mm,对准焊接处引弧焊接
2.左向焊法,从左向右焊接,焊枪与工件后倾夹角角70~80°保持距离、保持夹角、匀速前进焊接。
3.立角焊可以下向焊法和上向焊法。
4.铝焊接焊速较快,当气体流量不纯或流量不大焊缝出现发黑和焊接两边处发黑现象,此时应加大气体流量,或减慢焊速,则焊缝时银白色,并在两边有发亮气体保护线。
5.工件焊接时应进到抽风处理。
6.焊枪软管弯曲,焊接时其弯曲直径应>1.5米保持软管送丝顺畅。
7.焊接工件不得吹风焊接当穿堂风过大时,应加挡板进行焊接。
8.送丝机应随时移动不同工种的焊接位置,保持送丝顺畅。
9.焊接工件前应进行规范调试,可用模拟工艺板进行,调试准确后,方可进行焊接。
10.每天工作完毕后,应关气瓶机和关机,剩余铝焊丝应用塑料胶袋包扎,防止氧化。
11.喷咀使用一定时期应进行清洁一次,清除飞溅粘附物,保持通气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