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焊条简要说明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较钢的焊接困难,易产生金属氧化、金属元素蒸发、气孔、裂纹以及变形等缺陷,故在施焊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铜的热膨胀系数大,在凝固时发生较大的收缩应力,造成裂纹和变形,所以装配间隙要宽,坡口角度要大,还可采用多点暂时定位点焊。为了获得优良的焊缝,焊前应将被焊边缘的氧化物,油脂及其它污物清除干净。
2.由于铜和铜合金等的导热性特别高,须预热并用较大的电流焊接。
3.焊接操作应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或者采用人工通风,以防止铜中毒现象。
4.铜及铜合金结晶后晶粒粗大,为了保证焊接质量施焊后应用平头锤对焊缝进行锤击,以消除应力及使晶粒细化。
焊条应如何贮存与保管?
焊条厂会每批焊条出厂前均经过严格的烘干,包装和成品各性能的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保管或出厂。在周转运输或保管(包括出厂前和出场后)不善或因存放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发生焊条吸潮、锈蚀、要皮脱落等缺陷。轻者影响焊条的性能,如飞溅增大,产生气孔、白点、焊接过程中药皮成块脱落等,重者使焊条报废,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保管不善、还有可能造成错发、错用,形成质量事故。可见,正确保管焊条,是保证焊条使用性能、确保焊接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应予高度重视。
焊条的贮存和保管
1.焊条须在干燥与通风良好的室内仓库中存放。焊条贮存库内,不允许放置有害气体和腐蚀性介质,并应保持整洁。
2.焊条应存放在架子上,架子离地面高度不小于300mm,离墙壁距离不小于300mm,架下应放置干燥剂,严防焊条受潮。
3.焊条入库前,应首先检查入库通知单(生产厂库房)或生产厂的质量说明书(用户库房),按种类、牌号、批次、规格、入库时间等分类堆放。每垛应有明确标注,避免混乱。
4.焊条在供应给使用单位之后,至少六个月内可保证使用。入库的焊条应做到先入库的先使用。
5.特种焊条贮存与保管应高于一般性焊条,特种焊条应堆放在专用仓库或指定区域,受潮或包装损坏的焊条未经处理不许入库。
6.对于受潮、药皮变色、焊芯有锈迹的焊条,须经再烘干后进行质量评定,若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要求时,方可入库,否则不准入库。
7.一般焊条1次出库量不得超过2天的用量,已经出库的焊条,焊工必须保管好。
8.焊条贮存库内,应设置温度计和湿度计。对低氢型焊条室内温度不得低于5℃,相对湿度低于60%。
9.一般情况下,贮存时间1年以上的焊条,应提请质检部门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发放。否则不准按合格品发放使用,应报请主管部门及时处理。
10.库管人员应熟知焊条的一般性能和要求。定期查看所管理的焊条有无受潮、污损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11.仓库管理人员应懂业务、会管理、工作认真负责,帐、物、卡相符。防止焊条错存、错发、错用。造成质量事故。一般情况下做到先入库,先发放。在贮存中发现焊条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妥善处理解决。